當我們聽到有關創業、開公司的故事時,我們通常都只能聽到片面的結論或光鮮亮麗的結果,這些結果可能會是多少的營收、多大的市場、多成功的人脈、多厲害的成長等等,但是,在整個創業起起落落的過程中,那些讓我們跌跤、受挫、感到沮喪的經歷,或許才是最滋養我們,使我們 心靈富足 的禮物。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會和你分享來賓 Jason 他在成功和失敗的創業與求職過程中,所悟出的心得點滴。我們這一集也有做一個精簡的影片版本,如果想要看有字幕的影片內容,也歡迎你下滑觀看。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個人品牌,或是你對自媒體經營感興趣,我現在開放了一套四天的免費線上課程,在這四天裡面,我每天會用約十分鐘的影片,和你分享經營品牌常見的錯誤、品牌變現的方式,以及如何打造熱情、創造價值,如果你想要領取課程內容,請立刻點選此連結,那麼我們課程裡見囉!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在原文網站中,你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我們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啦😉)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我們固定於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內容,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裡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索取4天免費線上課程:教你打造個人品牌必知的技巧、常犯的錯誤與變現的方式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 Jason 賴俊龍:Facebook 粉絲專頁、Instagram、Podcast節目《高維修男女》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168 心靈富足
馬上開始 >> 00:00 - 節目開場與單集概要
Jason 賴俊龍目前是一位創業家、演講者、Podcaster、鐵人三項運動員,也曾經是三立電視台《週三愛玩客》旅遊行腳節目的主持人。Jason 經歷過與夥伴創業的呼風喚雨,也嚐過週轉不靈而必須收掉生意的苦澀;在人生的低潮期,他回到自己最舒服的安全港重新做回辦公室職員,但又在信心再次累積起來之後,再次開始一場全新的創業。在這段歷程中,Jason 在自己創業、回家接手家族企業,以及到其他的公司做職員這三者之間來回轉換,而在我們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也會用聊天的形式,和你分享 Jason 有趣的人生甘苦談,歡迎你一邊做家事、一邊通勤、一邊將這一集的內容放在背景音樂陪伴你。
延伸閱讀:#148 創業家的自學之路 :非本科系如何從零開始成立新創公司、打造共享經濟? / Candace 毛小愛創辦人
馬上開始 >> 03:51 - 請 Jason 和我們簡述一下你的經歷,以及你現在在做些什麼呢?
大部分人會是從公眾角度認識我,因為曾經主持過外景節目,也上過一些節目,平常也會受邀演講或是參與像這樣的訪談,正職的話,我目前創業的公司是做產品設計與企業顧問。另外一部分人認識我是透過我的社群媒體,社群有比較多我運動、戶外活動的分享。我真的算是一個蠻多斜槓的人,大部分參與的事情都跟人有關,不論是專業或是私人領域,都跟人脫不了關係。
馬上開始 >> 05:22 - 能不能跟我們聊聊你之前在國外唸書,決定去中國創業的這個歷程?
我從小在多倫多唸書,求學過程中跟大部分留學生一樣平淡,不過大學畢業時有個小插曲,我本來想留在北美工作,不過不太干涉我人生的爸爸,建議我先回台灣服兵役,以免未來兵役問題變得麻煩,所以後來我就真的先回台灣了,雖然最後發現因為法律更改,我當時是不用服兵役的,不過之後我也就留在亞洲工作與發展。
至於為什麼去中國創業呢?我最初其實是在中國工作,剛好一個長輩在中國有些生意,認識我後就邀請、鼓勵我可以投入另一個生意,我覺得我以前是個 Yes Man,對幾乎所有的 Proposal(提議)我都會說 Yes,所以這個我就說了 Yes。
我的想法是,當你無法深入地了解某件事情你有什麼選項,或是他的底層資訊,我就會順從心裡的聲音,一旦確定要,我就會盡快投入,並覺察我喜不喜歡、可不可以、能不能承受接下來要付出的代價,因此我就離開了上海的公司,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在這邊我稍微回饋了一下,覺得年輕的時候都像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其實蠻好也蠻懷念的。)Jason 則回應我,「我們就像是一台空拍機,高度越高看得就越廣,不過隨著經驗越來越豐富,Say No 不代表害怕或懦弱,越長大越懂得拒絕,其實是代表我們越能集中資源在值得花的領域。」
在這邊也跟你分享 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曾說過的話:
「成功人士與超級成功人士的差別在於,超級成功人士懂得對絕大多數的事說不。」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really successful people is that really successful people say no to almost everything."
馬上開始 >> 12:34 - 聊聊第一次創業的經歷:發生了什麼事情、跌了什麼跤、學到什麼 Lessons?
創業初期我就找個朋友一起,我們整天窩在小公寓中,我們的服務是管路設計,所以客戶通常是化學公司、實驗室這些企業,生意其實不錯,也有談到幾個大的企業客戶,台灣人在中國那時候還有優勢,各個城市也還在建設中。那為什麼最後會收掉呢?背景說明一下,在公司中我朋友負責設計,我負責營運與銷售,我犯的最大錯誤是,我很不擅長、不願意,甚至是很抗拒去收「應收帳款」,跟我的性格和經驗都有關係,這讓我們公司逐漸面臨週轉不靈的問題,我後來花越來越多時間去籌錢,一直到真的見底情況,我才會去跟客人收款項。
但是因為這些客戶企業規模都很大,而且他們畢竟還是客戶,所以經驗不足的我,不知道如何在談判桌上踩穩立場、為自家公司爭取最大利益等等,我在這些談判過程中,都在一開始就讓自己趨於劣勢。最後擊垮我的是,這些事情一點一滴完全消磨耗盡了我的熱情、我的精力,當時也不曉得如何以及該向誰求助。
不過現在回過頭來去看這件事情,我發現我內心的聲音是「我想回到台灣」,我之前在多倫多唸書、畢業後短暫回台灣,後來又到上海創業,我沒有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留在家鄉,這後來也許在潛意識中,成為我抗拒留在上海的一個原因。
隨著年紀增長,我現在會覺得,所有的事情真的都是你想不想要,跟你願意花多大的力氣去做而已,外在的條件都只是參考,當初如果我真的想繼續把公司做起來,我依然可以去找方法、找資源,但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不想要而已。
馬上開始 >> 20:08 - 對於曾經創過業的人,要再次回到職場似乎會覺得有點困難,而你卻願意做出這個像是降級的決定,跟我們聊聊當時的心境轉換
我那時候的狀態就是身心俱疲、燃燒殆盡,並且對於自己是否合適創業感到非常懷疑,所以我就決定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有固定收入,當其中一個小職員。我還記得剛得到這份工作的安全與滿足感,這份工作也帶給我兩種慰藉:(1) 讓我留在家鄉,可以隨時與家人、朋友相聚 (2) 這份工作帶給我一種安穩、安定的感覺。
延伸閱讀:#28 如何自學情緒教育:找到自己的內在動機、建立自信?/ 佳儀
馬上開始 >> 24:22 - 離開職場後你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和我們聊聊這段故事。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沒有選擇馬上接手家業?
成為職員的這份工作待了兩年後,我的老闆離開了,我則被升為台灣區 Head,他離開的這件事情,讓我萌生了再次創業的念頭。
會選擇再次創業是因為,我那時剛好買了一棟房子,發現自己把所有錢去付了頭期款後,手上的現金不夠裝潢與入住,所以驅動我開公司的其一原因是,我意識到當別人員工賺錢可能對我而言太慢了,不過我心裡也是真的想再次創業,算是重新預備好我的狀態了,於是就第二次創業了。
我爸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分開,爸爸後來有再組一個家庭,我明白這些是我的家人,可是這個地方不一定是我的家,所以當初就沒有考慮馬上繼承家業。即便後來回到我爸爸的公司幫忙,我也是以一個「專業經理人」的定位在這裡任職。
馬上開始 >> 38:56 - 對於別人強加在你身上的刻板印象和標籤,你如何調適?
我其實沒有不喜歡別人幫我貼標籤,我認為標籤是中性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的時候別人幫我貼上「人生勝利組」的標籤,會覺得我的意見更重要,因為我是一個重要人士,這是標籤帶給我的幫助。就我而言,貼標籤本身就是一種 trade off(交易)行為,會有好處,但也會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這跟我的成長背景有關,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觀察到,很多人看我的眼光跟我經常跟我自己的認知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我已經習慣了這件事情,我不會被別人想像中的我不一樣時,覺得被冒犯、不尊重或是委屈,我只單純覺得你就是還沒有看到,或是你永遠也不會看到,但是你是你、我是我,別人看到的你也許也是幫你拼出更完整的你。與其想要修正別人看你的眼光,不如去把這一切更囊括在你的整體形象,會更自在。
馬上開始 >> 42:57 - 你有許多不一樣的身份及工作,能不能分享你在日常中是如何平衡與切換的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