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5日。这一周,中国因为缺乏充足准备的防疫政策急转,导致多地疫情大爆发后出现了“一药难求”的局面。过去三年,各地严控四类药( 退热、止咳、抗菌、抗病毒药品)售卖,使得患者基本不会囤药,药企也只能压缩库存。当突然的转向到来时,整个市场出现了长达两周的未曾预料到的混乱......另据一些媒体报道,有许多医院在“新十条”颁布之后都出现了严重医疗挤兑问题,专家预计一些城市第一波感染峰值已经到来。与此同时,网络上开始传出各种“殡仪馆排起长队”的悲惨画面,这也是“高速原地掉头”一个不意外的后果。有网民将中国防疫新方向总结为“应死尽死,快速过峰,全民渡劫,早日复工”。
这一周,中国官方媒体在缺药大背景下的两则宣传也令网民感到愤怒,中国新闻社旗下账号@中新经纬 称“流感新冠双袭!美国的退烧药也缺货了”,再度使用经典的转移矛盾大法,尤其将“也”字用得十分精妙,遭到网民群嘲“美也缺药,这下赢麻了,大赢特赢”。而 @共青团中央 官微发布的内容更为夸张,在人们买药的困难时候,它竟推荐了火箭军某部卫生队分享的“3个不用吃药的中医退热方法”,其中第3招为“刺络放血法”,视频向公众详细介绍了如何对身体部位进行一次性放血,以达到退烧的目的。过去三年,中国的宣传部门对新冠病毒的各种妖魔化宣传,其实严重误导了人们的防疫认知,但在这个转向时刻,我们却少有看到宣传的转变,似乎它们仍在沿袭着老旧的套路。在上海的医院门急诊宣布不再需要核酸检测之后,核酸检测其实已经淡出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有报道揭示,仍有一些市民会在核酸采样点排队要求检测,想做核酸“自证清白”,从结果中寻得安全感,因为没有人告诉ta们该如何在“阴性清零”的新时代下生活。虽然有很多声音在过去几周呼吁着健康码的彻底退出,但北京方面却单方宣布将“北京健康宝”融合进了一项名为“京通”小程序,保持原有功能不变继续为防疫服务,疑为这个大数据监管工具未来的常态化应用埋下了后门。
时间轴:
01:25 编者的话
06:10 一周荐读【2022年终专题收听指南】
14:55 一周视频
在中国数字时代网站阅读全文: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1264.html
在中国数字时代YouTube频道观看视频播讲:https://www.youtube.com/c/CDTChinese
在电报(Telegram)平台向我们投稿:https://t.me/cdtmedia_bot
Create your
podcast in
minutes
It is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