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打造出自己夢想中的人生,但說到具體執行時,可能又會覺得缺乏資源、缺少資訊,而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邀請到 Podcast 創作者說 的主持人 Keith 來到茶水間,和你聊聊他是怎麼樣 顛覆標準答案 ,打造出他自己的理想生活。
Keith 的綽號叫做研究生,他相信理想生活就像是做研究,你想要達成的事情,幾乎都是能夠透過研究而得到答案的,而他這樣的人生哲學也顯示在自己過去的經歷當中,對於自己的人生, Keith 從來都不想要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常,我們今天會聊聊他的人生觀和心法。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本集來賓資訊:
🔸研究生 - Keith:Podcast、官網、粉絲專頁、Instagram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訪談綱要】#214 顛覆標準答案
馬上開始 >> 00:00 - 節目開場與單集概要
馬上開始 >> 02:09 - 你過去有很多豐富的學經歷,後來是怎麼走上創業這條路的呢?
有一個比較大的轉捩點是我在念 UC DAVIS 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學程是 MBA 開的,每年招收 8 個學生,而且一定要是 UC DAVIS 博士班的學生才能參加,如果上了就會跟 MBA 的學生一起修一整年的創業課,那個對我來講算是一個蠻大的契機。
一整年大概就是 4、5 堂課的時間,從財務到如何 pitch 各式各樣的東西,一整年訓練下來也認識了很多人、老師,或是矽谷的投資人,更有趣的是,因為整個課程是以矽谷的投資生態在上課的,所以我當下的想法是:「就試試看吧!」,研究生這個名字就是那時候來的。
2012 年我開始寫了一個部落格叫「研究生的點數旅行筆記」,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沒在更新了,之後應該會吧 XD,那個時候我開始研究美國的信用卡跟里程數,一篇接著一篇寫,也找了幾個朋友討論是不是可以把題目擴大,變成一個有規模,可以用創業實踐出來的方式。
做這件事情的同時也一邊在念書,博士班畢業之後,就開始 full time 在做這件事情。
延伸閱讀:對未來迷惘厭倦,該做自媒體/創業/出國深造,還是做其他的生涯規劃?
馬上開始 >> 05:52 - 當時真的把題目放到市場上後,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呢?
我自己覺得比較大的困難反而不是題目本身,可能是在推美國市場的時候,沒有辦法完全抓住整個美國市場的每一件事,比方說美東、美西的旅遊習慣都不太一樣,你要怎麼跟每個使用者有更深入地交流,這一塊其實是非常花時間的。
因為設定在美國市場,所以整個 team 要去跑活動、找使用者、找廠商,在美國談生意的方法跟我傳統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我自己的發現是美國人好像都會飛過去見面,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必須要跟他換一張名片,做為好的開始,這些是我在創業過程中花比較多時間在琢磨的部分。
馬上開始 >> 08:14 -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喜歡研究要怎麼在新環境定居的習慣的呢?
有一次要去葡萄牙的一個小島開會,從美國要過去,我想說從波士頓直接飛到葡萄牙最近,過程中忽然發現有一張轉機的票可以到,還只要多一個小時,我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想說這個轉機怎麼可能發生,我對於旅遊非常有興趣,這件事情絕對不能錯過!
我一到那個島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怎麼搬過來?因為太漂亮了!後來我到了里斯本,對里斯本也特別有感覺,小時候玩大航海時代玩出感情來,覺得里斯本真的是非常適合旅人居住的地方,當天晚上我就開始在思考:「如果住在這裡我要怎麼生活?」
也不是每個地方我都有這種感覺,像是到了瑞士就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萌生過這個想法,所以如果真的要說習慣可能也沒有,但如果碰到一個喜歡的地方的話,我就會開始感受一下在當地生活的感覺。
馬上開始 >> 11:51 - 你覺得在追夢的路上,有什麼信念是讓你可以堅持下去的呢?
在 UC DAVIS 的時候認識了一些美國人,就會感覺到身為留學生其實是很不一樣的,因為留學生是一群從很遙遠的地方特地跑過來的人,但當地的學生是一群不想離開家,在家裡附近找學校念的人,在討論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真的就是兩群完全不同的人。
我不太懂為什麼他們會想要待在一個地方不動,每件事情都很順利不會覺得太無聊嗎?絕對會有人跑過來質疑我追夢,我自己也常常會質疑這些人,那些人會這樣想我,我覺得也無可厚非,因為有不同的價值觀跟想法,我沒有特別覺得痛苦,或要有很堅持才能撐下去的想法。
我反而會用另外一個想法想這件事情,每個人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可能會挑某個專業一直念下去,但也有些人想要把世界上所有不同的領域的課都修過一點點,我覺得我會屬於後者,我也覺得蠻多人是這樣子的個性,只是在求學的過程中,身邊沒有這樣的朋友,所以就不覺得好像可以這麼做。
當我提出不太一樣的想法時,都會碰到蠻支持我的老師或是長官,可能一開始我就讓他們覺得我是這樣的人,他們也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選擇我進入他的研究室或是學校,所以當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的時候,他們也覺得理所當然。
回到原本的問題,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讓我堅持下去,我覺得就是身邊有很多支持我的人,可能是老師、長官或家人,讓我覺得做些不太一樣的事情應該也不會怎麼樣。
延伸閱讀:理念型創業者必聽:「你在乎的小細節,就是你的品牌獨特賣點 !」
馬上開始 >> 19:25 - 你覺得出門在外有「後盾」很重要嗎?
我覺得蠻重要的,年輕的時候,後盾可能會是一個摔跤了會接住你的人,但是年紀越來越大,那個後盾應該就會是自己了,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沒有辦法做下去,那我要靠什麼吃飯?我覺得這個對我自己來說蠻關鍵的。
我想要確認現在做的事情是我喜歡的,但不會因此讓我在經濟上面就斷掉了,我覺得我在嘗試挑戰不同東西的時候,第一個放進腦袋的事情就是錢要怎麼辦?我有一條自己的線,如果說我真的抓不到了,隨時都要有往後退的心理準備。
很多人都會說:「做不到我大不了就回去幹嘛幹嘛」,但真的發生的時候你會回去做嗎?這是一個蠻有趣的一個問題,如果大不了真的發生的時候,我真的能去做那件事情,它會讓我明確知道如果失敗了,到底什麼事情能夠補貼經濟上的資源,不會因為沒有錢而不斷煩惱要怎麼辦。
馬上開始 >> 24:37 - 跟聽眾分享一下你是怎麼找到這麼多出國需要的資訊的?
我第一個做的事情是會告訴身邊所有人,當身邊愈多人知道你現在要做這件事情,你愈有辦法找到可以同行或是扶你一把的人,這些事情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說你沒有這樣的習慣,可以多利用 Google ,現在只要打對關鍵字,都可以找到很明確的方向。
再來就是交朋友,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會需要在過那樣生活方式的朋友,怎樣都要想辦法找到,不敢說建議大家,我會讓自己在出現「怎麼機會都找不上我」的思考的時候多想一下:
「真的要把這件事情做功課做到 80 分,或是要外來的力量自己聚過來,聚到了 80 分我才能去做嗎?如果我現在只有 2、30 分不行嗎?」,如果只是因為一直等,所以就不做的話,我覺得 OK 嗎?我會這樣子問自己。
當然也可能想一想就覺得無所謂,但有些事情真的問了自己之後就會覺得不 OK ,應該要去試試看,我真的想做的事情,絕對不會讓它無心插柳柳成蔭,當我覺得自己有動力去做的時候,我會看不到其他事情,無心插柳的事情就不是一個真的我非做不可的事情。
絕對不可以去想說這件事情我只是沒做而已,如果要做的話我一定可以做的很好,我絕對禁止自己去想這件事,如果這件事情我沒有去做,我怎麼知道我會做得好還是不好呢?不要去想這個,反正你就是沒做,只是花更多的時間想自己沒做的事情。
延伸閱讀:人生勝利組都不會讓自己有這些壞習慣,想脫離魯蛇就一定要盡快戒掉
馬上開始 >> 36:21 -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呢?
我有我希望的生活方式,比方說旅遊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不想要停止自己去探索世界上還沒有看過的地方,但疫情之後我就開始有不一樣的想法,以前覺得工作賺錢是為了旅遊,那旅遊沒了我為什麼要工作?在疫情當中我慢慢的在想這件事情。
如果我腦中有一個很理想的生活方式,但沒有辦法做到的話,是不是就沒辦法過一個很好的生活呢?我有沒有辦法每天看到自己有點成長,如果可以做到這件事情,而且我也可以享受前面為了今天的這個享受而鋪的梗的話,我覺得這就是我現在所看到的理想生活。
📍【重點整理】#214 顛覆標準答案
#1 不要擔心自己「還不夠好」
Keith 分享自己過往在日本做留學生的觀察,他發現留學生與本地生是完完全全的兩類人,留學生是一群從很遙遠的地方特地來的人,而本地人則是想要待在離家裡近一點且環境也熟悉的一群人,這兩類人在討論民生、世界或各種人生觀的切點幾乎完全不一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