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Ads Marketplace to earn through podcast sponsorships.
Manage your ads with dynamic ad insertion capability.
Monetize with Apple Podcasts Subscriptions via Podbean.
Earn rewards and recurring income from Fan Club membership.
Ge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 you need.
Resources and guides to launch, grow, and monetize podcast.
Stay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podcasting tips and trends.
Check out our newest and recently released features!
Podcast interviews, best practices, and helpful tips.
The step-by-step guide to start your own podcast.
Create the best live podcast and engage your audience.
Tips on making the decision to monetize your podcast.
The best ways to get more eyes and ears on your podca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podcast advertising.
The ultimate guide to recording a podcast on your phone.
Steps to set up and use group recording in the Podbean app.
Join Ads Marketplace to earn through podcast sponsorships.
Manage your ads with dynamic ad insertion capability.
Monetize with Apple Podcasts Subscriptions via Podbean.
Earn rewards and recurring income from Fan Club membership.
Ge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 you need.
Resources and guides to launch, grow, and monetize podcast.
Stay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podcasting tips and trends.
Check out our newest and recently released features!
Podcast interviews, best practices, and helpful tips.
The step-by-step guide to start your own podcast.
Create the best live podcast and engage your audience.
Tips on making the decision to monetize your podcast.
The best ways to get more eyes and ears on your podca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podcast advertising.
The ultimate guide to recording a podcast on your phone.
Steps to set up and use group recording in the Podbean app.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做“赚钱的笨蛋”的7个投资习惯来自思想钢印9999。
1 不要前瞻性
很多年前,我喜欢评价别人的投资没有前瞻性,现在,很多人批评我没有前瞻性。确实,我已经彻底基本不追求操作上的前瞻性,每一个人最后都会活成自己曾经鄙视的样子,我会思考前瞻的东西,但基本不会立刻在操作上反应出来。
同样,当一个人跟我说前瞻性的时候,我先要看看他是谁,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谈前瞻性,在我看到的案例中,因为前瞻性而亏损的人远远比因为前瞻性而赚钱的人多。
很多人所说的前瞻性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一旦你认为自己有前瞻性,事情发展不如你的预料,你很可能丧失纠错的能力。
还有一些人说的前瞻性,太过“前瞻”,跟自己的操作周期不吻合,忘了自己根本没有这种能力等到反转的到来。很多推荐大牛股的人自己赚不到钱,买得太早了,很多相信牛市会来的人,最终倒在黎明前。
更重要的是,很多前瞻性的证伪需要太长时间,一年甚至几年,人生能有几个几年?谈前瞻性不如把现实和历史理解得更透。
有一句话叫投资就是赚认知的钱啊,这个话很对,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一直是这样下去,那么市场会把认知能力普遍偏低的人淘汰掉,剩下的人除了少数极优秀的人,其实认知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分布不均,某些时候某些投资者认知水平高,某些时候另一些投资者认知水平高。那么实际上对于市场而言,就是今天你赚钱他亏钱,明天他赚钱你亏钱,你想到的任何“妙计”,基本上都是有人正在用或验证失败的策略。
所以,大家不管在之前的行业内里有多么优秀,把自己定位为“笨蛋”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当赚钱的笨蛋,还是亏钱的笨蛋?
当然,每年都有大批新韭菜被吸引进来,其中大部分一开始都比较谨慎,但从概率上说,会有一半左右的人中了“新手村福利”,以为自己是“炒股奇才”。
所以,一个聪明的“笨蛋”,赚钱只能来自两个地方,一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这是股市外的钱,另一个就是自以为是“炒股奇才”的笨蛋。
本文就是谈谈如何做一个“赚钱的笨蛋”的七个习惯,第一条就是——不要谈前瞻性。
2 把亏损当成成本
如果你经营一家高级餐厅,你不会把高档餐具当成浪费,因为这就是菜单价格的一部分,是客人们来消费的理由。
但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组合中有亏损的标的,就算其他都赚钱,也更关注如何消灭这唯一的亏损,正因为他把亏损当成错误,而不是投资必须付出的成本。
如果你平均每笔亏损比平均每笔盈利高30%,预期收益率为15%,那你就可以接受一半的交易是亏损的,即50%的胜率。
投资中追求的不是某一笔交易赚钱与否,而是建立一套体系,在此体系下,各种交易有盈有亏,赚的钱超过亏的钱,就像经营收入超过成本,总体收益率达到你的预期。
不能接受有一笔亏损,从而沉溺于后者,最后反而总体亏损,或者赚钱也不开心。这跟人生的道理是一样的,人生总是同时有顺利的事和不顺的事,成功者也是如此,只是他们更专注于把前者做到更好,同时不让情绪受后者的影响。
把亏损当成投资必不可少的“成本”,这是成为一个“赚钱的笨蛋”的第二个习惯。
3 不追求正确
有两种投资者,一个是来赚钱的,一个是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后者的逻辑往往是,我是对的,所以我赚到了。咦,我开始亏损了,但我是对的,一定是市场错了,我要在市场不对的时候坚持到底,加仓,再加仓……,啊,亏得受不了了,看来我这次是错了,割肉吧,大亏离场。
而前者的逻辑往往是这样的:
我是这么认为的。我错了,亏了一点小钱。
亦或者我是这么认为的,这次我对了,狠狠赚了一笔。
我最爱的一句话,恨不得在每一篇文章里重复的话,是索罗斯说的: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了你能赚多少,错了你会亏多少。
我发现很多人总想证明只有自己是对的,市场是错的,别人都是错的,这不是“赚钱思维”,而是“媒体思维”或者“卖方思维”,这种人不适合做投资,更适合做自媒体大V。
我以前分析过媒体大V和真正的投资者的区别,前者只要证明自己永远正确的,就能赚到钱;后者赚钱并不需要正确,只需要在发现自己错误时及时认错。
我自己曾经同时承担这两个角色,也曾深刻地思考过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我曾经赚的是自媒体大V的钱,当我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赚的是投资的钱时,我终于不再需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不争对错,只论盈亏,这是成为一个“赚钱的笨蛋”的第三个习惯。
4 多看多想少操作
理解100个不同的观点,思考10个可能的判断,其中有一个可以付诸决策——对于普通人的投资理财而言,操作少,才能提高胜算,如果有风吹草动就想操作,那既累又赚不到钱。
比如有一种方法叫“长线持有,滚动操作”,就是那些你看好的正在长线持有的标的,用来做一些波动或T,既赚上涨的钱,也赚波动的钱。
这个方法听上去很好,实践的人该赚大发了吧?但在我接触到的人中,这样做的人都是“长期亏货”。
如果说你看过这么做也赚到钱的人?那我我想说,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可以赚到更多。
原因如下——
如果有一个品种,需要滚动操作才能赚合理的目标收益率,说明它的内在上涨动力不足,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好机会;
如果一个投资机会,不需要滚动操作也能赚合理甚至不错的目标收益率,那所谓“滚动”,就是用“踏空追高”的损失和“永远丢失筹码”的风险,去换取少量的超额收益。
用长线品种做短线操作,就好像用金锄头种地一样,不但无法物尽其用,还有被别人抢走的风险,长期必然得不偿失。
“长线持有,滚动操作”实际上是能力圈自相矛盾的操作:如果你的能力是做短差,那么更适合你的战场是期货,如果你的能力是做长线,滚动操作就是用你不擅长的能力去消弱你擅长的能力——所以我前面说“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可以赚到更多”。
短线交易是需要天赋的,而且有没有天赋很快能看出来,《海龟交易法则》记载了招纯小白培训后做交易的过程,差距在几个月后就非常明显,大部分人都是天生就不适合做短线,再努力也是效果有限。
再加上现在有了量化,你再快,能有量化快?以快致胜的方法,近几年已经行不通了
之所以“长线持有,滚动操作”看上去那么诱人,其实是我们需要用“操作”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所以操作越多,亏损越大,特别是盘中“灵机一动”的激情交易。
多看多想少操作,这是成为一个“赚钱的笨蛋”的第四个习惯。
5 不要同时挑战两个难题
看大盘与看个股存在永远的矛盾,你既想考虑市场的轮动节奏,又想精准踩中个股买卖点,既看好个股,又担心大盘回调的压力,最后往往一头的钱都赚不到。
一个人的投资体系,要么宏观大势贝塔平庸,个股阿尔法精通,要么个股阿尔法平庸,宏观大势贝塔精通。不要同时挑战两个难题。
另一个经常给自己出的难题是,既想买到,又想买得便宜。
在做计划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标的,“买到”和“买得便宜”如果只能选一个,我选什么?两者都有当然好,但计划不能这么做,必须要“二选一”,因为很多人的心态不对,一开始想买到,但价格到了后,又想买得便宜,结果最后涨上去,心态一崩,追高买入,或者不敢追高买回来。
很多时候,“既要又要”是一种逃避,人只有逼自己做选择,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真的相信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就不会在乎那么一点点时间的延后和成本的提高,如果你很在乎这件事情,说明你内心并不完全确定公司的价值,希望在很便宜的地方买,去弥补确定性上的不足,即安全边际。
逼自己在“买到”和“买得便宜”之间做取舍,就是检验自己对公司的信心到底是60%还是80%。
别挑战同时挑战两个难题,这是成为一个“赚钱的笨蛋”的第五个习惯。
6 不要追求弹性
总有人问我,这个方向,能不能推荐一些“更有弹性”的标的。
弹性是一个中性词,等于波动性,如果两个股票长期涨跌幅相同,弹性大的,途中上涨的斜率更大,但由于长期涨跌幅相同,那么下跌的幅度也必然更大。
弹性意味着,把自己放在一个“聪明人”的位置,如果你的判断不如市场整体正确,你会被惩罚导致亏更多的钱。
任何时点,弹性标的都是一个更难的操作对象,如果现在没有跌完,那就会跌更多,如果跌完了,反弹也更快,所谓机会就是一个更短的点。
市场见底时,个股总是分批见底,有先有后,弹性大,底部时间短,意味着拐点的随机性更强,意味着普通投资者的犯错机会更大。
弹性大的品种,通常持股体验都很差。涨的时候怕,涨得太快,容易盘中深V,怕反转下跌,煮熟的鸭子飞了;跌的时候也怕,跌得太快,多犹豫一秒就多跌一个点,怕深套割不动。
很多人认为持股体验不重要,这又是在把自己当聪明人。如果有人给你一个亿,但是要等你60岁之后再给,之前你要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你愿意干吗?我猜你大概率是不愿意干的,这个跟持股体验是一回事。
不要追求弹性,不要自讨苦吃,这是成为一个“聪明的笨蛋”的第六个习惯。
7 到没有人的地方钓鱼
到底是到人多的地方钓鱼,还是到人少的地方钓鱼?我个人主张大部分人都应该是后者。
人类没有天敌,最危险的“天敌”就是人类自己,量化和游资都喜欢到人多的地方钓鱼,因为他们根本不是来钓鱼的,而是来钓“钓鱼的”的。散户人多的地方,大概率是“被钓”,就算你艺高人胆大,又要钓鱼,又要看人,不影响发挥吗?
“到人少的地方钓鱼”,最大的担心是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鱼,这恰恰是股市不用担心的地方。
A股中“人少的地方”,通常是负贝塔的“献血”板块。由于对A股定价权的机构资金投资行为短期化,游资以动量交易为主,再加上量化的火上浇油,造成A股大部分时候都呈现剧烈的风格化特征,几个板块猛涨,几个板块不断下跌,主线板块对某几个板块造成严重的抽血效应,这是我们的考核机制所决定的,很难改变。
虽然“负贝塔”的板块或多或少有利空缠身,否则也不会“光荣献血”,但板块内部总有差异,有些个股有独立逻辑,但在负贝塔下,股价也会阶段性被压制在合理估值之下。
一旦主线当年的演绎期进入后半程,资金开始陆续从主线分流到其他板块,这一类被压制的公司,股价会率先恢复正常估值,再叠加成长性本身的涨幅,就是我以前常说的“春种秋收”策略收益的来源。
交易所以前曾经发布过一个活跃股指数,就是选前一期换手率最高的品种组成指数,结果几年间,从1000点跌到个位数,不再发布;A股还有一个经典的低频量化策略,选择上一个月换手率最少的若干只股票组成组合,每月轮换一次,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上,远高于大盘指数。
A股中“人少的地方”并不是没有鱼,而是要等鱼来,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股价长时间被压制,如果你对公司没有太强的信心,很难持有下去
其次,夜长梦多,逻辑变化,业绩好的时间,股价被压制,股价压制解除,基本面又变弱了
再者,风格被压制与行业进入向下周期,两者难以区分但有本质的区别,后者往往面临竞争格局恶化、毛利率下降、技术变化等等行业性的问题,未来即使压制因素解除,股价也不会上涨,所以“人少的地方”往往更适合消费板块
而且,一把把仓位加满,太挑战人性。
大部分人说是来“钓鱼”,其实都是想凑热闹,而“到人少的地方钓鱼”是真正的钓鱼佬,人老实话不多,形容猥琐,被人嘲笑嫌弃,孤僻忍耐力强,有成为变态杀手的潜质,除了真能赚到钱(钓到鱼)外,别的什么好处都没有。
到人少的地方钓鱼,这是成为一个“赚钱的笨蛋”的第七个习惯
Create your
podcast in
minutes
It is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