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反馈与服务微信号:yinmingshu002。
一般认为,联想具备做好手机业务所需要的条件。它是中国最早开发智能手机的企业之一,2002年就推出了智能手机产品。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联想宣布剥离经营多年的手机业务。2009年,杨元庆发布了联想新的手机战略,买回了之前剥离出去的手机业务。
2010年,面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智能手机乐Phone上市。遗憾的是,乐Phone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2010年开始,联想在消费市场收缩,业务重心转而替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生产贴牌手机,甘当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外包商,几乎放弃联想手机的品牌。这一决策受到许多批评,因为华为、小米、OPPO和vivo正是在这一阶段开始崛起的。而联想当时无论是品牌影响、技术积累还是渠道能力方面都是有明显优势的。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没有放弃就不能称为战略。同样,企业的战略是有延续性的。联想的战略仍然是在全球PC市场上争取领导地位,修复金融危机的冲击。放弃将主要资源投放于手机业务,主要影响中国区,对它的全球业务整体影响不算大,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战略选择。毕竟像微软那样好的条件,做手机也还是失败了。但短短三年间从剥离手机,到高调发布手机,然后再次偃旗息鼓,意味着联想面对产业变革选择了机会主义的保守而不是进取,这对于联想的企业形象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害。无论在产业界、渠道和消费者心中,对联想品牌的信任都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2013年,Google突然决定出售摩托罗拉,联想击败竞争对手,在2014年1月宣布收购摩托罗拉,获得摩托罗拉品牌、2000多项专利和2600人的工程师队伍。杨元庆和联想高层都认为这次收购对联想非常有利,摩托罗拉拥有很高的品牌影响力,本身就有渠道和市场。有了摩托罗拉的专利,联想手机可以减少授权费用降低成本。收购摩托罗拉之后,联想已经有实力争夺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的地位,仅次于苹果和三星。自然,联想认为自己可以在手机市场上复制收购IBM公司的成功经验。
然而结果却是残酷的,短短两年后,联想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就下跌到了第10位。在中国市场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丢失了印度市场,主要的出货量依赖摩托罗拉在美国和南美市场的销售。尽管联想不是唯一一家在手机市场上受挫的企业,但这样的结果让人很难接受。
联想当时的战略有什么缺陷吗?企业的战略是追求资源和能力与环境的适合。这里面环境是给定的,企业的战略就是调整资源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竞争优势。联想知道,全球手机生产向中国集中,但联想不认为全球供应链基地也会成为品牌与创新的中心。手机操作系统、芯片、屏幕都不在中国企业手中,联想的结论似乎是有道理的。
Create your
podcast in
minutes
It is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