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观史学在国内引起关注,出版界也大量引进了西方具有非虚构色彩的历史研究著作。这些历史读物,正在成为学术写作中最具大众市场的一支。不少本土历史学家,也在面向公众的历史写作中备受瞩目,尤其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
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王笛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是近年来较为“出圈”的历史学者,体现出面向公众的写作关怀。王笛的《茶馆》《袍哥》等作品聚焦微观史学,富有文学性,关注历史中的日常生活与个人;罗新去年出版的《有所不为的反叛者》,则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进行系统性反思。
近日,王笛出版了新书《显微镜下的成都》, 这本书几乎串联起了他在30年研究生涯中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这也是一本比较入门的微观史学读本,它关注四川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市民等普通人的身上,构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微观研究体系。
本期反向流行主播董牧孜邀请王笛和罗新,共话微观历史与面向公众的历史写作。
我们会谈到:(1)《显微镜下的成都》再次体现出王笛的学术情结。王笛是成都人,一直把成都、四川作为研究主题。他如何看待近几年成为“网红城市”的成都?成都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连贯性如何体现?
(2)王笛关注近代城市文化研究,罗新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古。他们的研究领域并无交叠,却是彼此的读者。二位是如何关注和阅读到彼此的作品?
(3)王笛和罗新的历史写作有很强的公共性,体现出“出圈”的关怀。为什么有这种强烈的倾向?他们如何定位自己历史学家的身份?
(4)历史写作的文学性,是王笛和罗新的写作特色。历史写作中呈现叙事性和故事性,会影响史学作品的准确性吗?
(5)微观史和新文化史,注重日常生活和细节描述,也因此往往被批评忽视整体、过于碎片化。王笛和罗新如何看待这些批评?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对立吗?他们如何看待大卫·克里斯蒂安、尤瓦尔·赫拉利这类“大历史”的写作?
(6)王笛和罗新在什么时候体会过历史写作上的瓶颈?历史学者是否也有理论的焦虑?历史学家的美德是什么?怎样才是健康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view more